2016年04月22日 星期五

中亚(北山)造山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质调查局造山带地质研究中心学术年会在甘肃酒泉召开

来源:地调局西安地调中心 作者:隋清霖 王静雅 发布时间:2020-10-09

  2020年9月21-23日,为贯彻落实“全力支撑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精准服务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的地质调查工作新定位,进一步发挥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基础性、先行性的作用,中国地质调查局造山带地质研究中心在甘肃省酒泉市举办了“中亚(北山)造山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质调查局造山带地质研究中心学术年会”。

  本次会议聚焦于中亚增生型造山带关键衔接部位—北山造山带构造演化过程、区域能源资源赋存地质背景等关键地质问题,梳理近年来区域地质调查、成矿地质背景、油气勘探等方面的进展与存在问题,以期更好地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

  22日上午,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王建桥巡视员致会议欢迎词,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李荣社教授级高工介绍了中国地质调查局造山带地质研究中心职能、近年来取得成果以及下一步工作规划。与会专家代表就近年来北山造山带增生造山带过程、成矿地质背景及找矿进展,银额盆地航空物探、油气勘探等方面的新成果,造山带复杂区及覆盖区填图方法集成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和激烈讨论。会上还针对地调局“沙特1∶5地质填图”工作设想进行了交流,与会专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意见,为下步工作的落实和新时期地质调查工作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借鉴。讨论结束后,进行了中国地质调查局造山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进行了换届工作,增聘胡健民研究员和王国灿教授等5位专家为学术委员会委员。

  23日,与会专家代表对北山地区金塔县新发现的北山蛇绿构造混杂岩进行了野外考察,并进行现场研讨。通过讨论和交换意见,专家一致认为该蛇绿构造混杂岩的发现对重新认识区域早古时代构造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具体深入的研究方法和区域构造对比意见。

  北山地区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成矿区,同时也是重要的油气富集区。通过本次研讨会,与会专家代表深度交流探讨北山地区能源资源赋存的地质背景与条件,助力推进北山地区资源和能源勘察开发工作。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更好地服务于国家资源能源安全保障。

  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河北地质大学、甘肃省地质调查院、青海省地质调查院、甘肃省地矿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玉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吐哈油田公司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等十余家高校、科研院所专家代表参会。

  

  研讨会现场

 学术委员会新聘胡健民研究员和王国灿教授为学术委员

 与会专家进行野外考察合影留念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