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地质文化村”——走进陕西紫阳县洄水镇端垭村
第一次走进端垭村,是为了完成一条地质路线的调查。它给了我“秘境”般的第一印象:山路弯曲绵延,溪水清澈见底,沟深崖陡,鸟语花香。植被茂盛不必赘述,就看那悬崖上和路边的“映山红”,仿佛是青山有意地装扮,尽显山谷的青春与妩媚。走累了,停下来,近看流水,远望青山,深深地呼吸着湿润清新的空气,沁人心扉,领人心旷神怡。除了水声和鸟叫,就只剩下人的说话声音了,真的很幽静。偶尔看到一些石板房,房子边上有一片竹林,让人忍不住想停下脚步,默默体验静怡的感觉。路边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木桶状”的蜂箱,蜜蜂飞进飞出,热闹非凡。然而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这里丰富而独特的自然资源。多次巧遇扶贫干部和巡山的护林同志,总能感觉到他们对这里山与人的热爱。我在紫阳从事地质调查工作接近十年,也很想做点什么,这次就从端垭村说起吧。
图1_端垭村近邻古家村梯田景观
进入端垭村后,洄水河西岸,在去往官元镇的乡级公路上,俯瞰西南就是著名的古家村梯田景观,在北大巴山如此陡峭的群山之间存在,实属罕见。在水稻收割的季节,从上到下,好似金色宽阔的瀑布。
这里化石资源非常丰富,均是在地质调查中发现的,主要包含两大类:笔石和三叶虫。二者过去都生活在海洋里,这里的岩石地层仿佛就是地质历史的档案,记录了亿万年来这个地方地球的变迁的故事。而化石就是这里沧海桑田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在4.7亿年前(地质上称为奥陶纪早期),这里是浅海陆棚(深度在100米左右),生活着丰富的三叶虫,及少量笔石和腕足类动物。三叶虫是节肢动物中已经灭绝的动物类别。最早出现于寒武纪(5亿年前),在古生代(5.4~2.5亿年前)早期达到顶峰,此后逐渐减少至灭绝。三叶虫是非常知名的化石动物,其知名度可仅次于恐龙。大多数三叶虫是比较简单的、小的海生动物,它们在海底爬行,通过过滤泥沙来吸取营养。身体分节明显,分为头、胸、尾三部分。端垭村三叶虫动物化石点以森氏三叶虫(Seleneceme)和女儿虫三叶虫(Niobe)为主, 还有少量的其他三叶虫种类,例如,宝石虫(Nileus)、线头虫(Ampyx)、圆尾虫(Cyclopygid)、老球接子三叶虫(Geragnostus)等,多达二十多种。
图2_端垭村三叶虫化石
1、3.紫阳森氏虫;2. 巴山森氏虫;4. 女儿虫;5. 线头虫;6. 老球接子
随着地质历史的推移,这里的海水变深,三叶虫逐渐减少,到了4.4亿年前这里笔石动物逐渐增加并达到繁盛阶段(地质上称为志留纪的早期或早志留世)。笔石是指笔石动物的化石,由于其保存状态使其压扁成了碳质薄膜,很像铅笔在岩石层上书写的痕迹,因此才被科学家叫做"笔石"。笔石动物是一类绝灭了的海生群体动物。笔石虫体所分泌的骨骼,称为笔石体。笔石体一般几厘米或几十厘米不等,较大的可达70cm或更长。通常发现的化石都称为笔石。端垭村的笔石主要门类是奥氏笔石(Oktavites)、花瓣笔石(Petalolithus)、耙形笔石(Rastrites)等,多达四五十种。
图3_端垭村笔石化石
1. 耙笔石;2. 花瓣笔石;3. 奥氏笔石;4. 共生的早志留世笔石
图4_端垭村附土蜂土蜂箱
化石不仅提供了生物进化各个地质历史中的证据,而且化石对于地质学家研究地层序列也非常重要,是一种宝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资源。
端垭村水资源丰富,有多条河流,都流入洄水河,而且富含硒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益。河流水量充沛,长年不断。
图5_端垭村清澈见底的小溪
端垭村西部植被茂盛,常见的有核桃树、板栗树、猕猴桃、樱桃树、香椿树、漆树、松树、杉树等;常见到整片的竹林。整个地区,植物种类不下百种之多。经常能看到一些村民走进深处挖草药。该地的紫阳富硒茶久负盛名,另外杜仲、厚朴、天麻、绞股蓝、山野菜等也逐渐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对象。各种野花野草,有名的无名的令人目不暇接。
图6_端垭村蝴蝶
各种野生动物也非常多。进入山谷后,画眉鸟、红嘴蓝鹊、河乌、红尾鸲、白鹡鸰、蜡嘴雀等等。各种蝴蝶在雨后天晴,更是成群结队。河里有一种汉江流域特有的红尾副鳅,当地人也称为“钢钎鱼”,肉质鲜美,在盛夏到来之际,人们经常下河钓鱼,然后晒干,储存到春节,与最亲的家人朋友分享。
图7_端垭村映山红
山谷的深处还有溶洞和瀑布,适合有经验的探险者。途中也能看到人去楼空绿荫环绕的旧房子,典型的土木结构,就地取材,瓦板铺顶,朴实适用,虽然现在山里群众迁入新居,屋子已经不住人了,但是能够想象在过去交通不便的时候,深山的群众是如何用土、木、石板搭建自己的楼房,那堂屋的火塘,阁楼的腊肉,屋外的蜂箱,满院的鸡鸭,屋后的肥猪,门前的竹林,村边的小河,简朴的木桥,路边的野花,是多少城市快节奏人向往的地方。
图8_端垭村绿荫环抱的老房子
来到这里吃也不必发愁,紫阳的豆腐、回锅肉、魔芋、酸菜、四季豆相关家常菜都非常有特色。保证您有一个难忘的舌尖体验。
端垭村适合建成一条旅游探险和研学考察为内容的地方。为当地的脱贫致富提供一种新方法。当然这些都需要整体规划、建设和保护这一难得的自然资源。有理由相信,端垭村会成为新时期的发展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