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地球日 > 2020年世界地球日 > 项目成果助力世界地球日

浅析“谈铀色变”之观点

来源:地调局西安地调中心 发布时间: 2020-04-23

  一、“谈铀色变”

  提及到“铀”,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核电站,原子弹?还是切尔诺贝利,亦或是福岛核事故?这些难免会让人对铀产生恐惧心理,担心会影响自己的生命安全。但实际上,人们不必“谈铀色变”,铀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可怕。那如何避免“谈铀色变”,消除大家于对铀的恐惧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铀的真实身份。

  铀(Uranium)是原子序数为92的元素,其元素符号是U,是自然界中能够找到的最重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同位素,均带有放射性,拥有非常长的半衰期(数十万年~45亿年)。此外还有12种人工同位素(226U~240U)。铀在1789年由马丁?海因里希?克拉普罗特(Martin Heinrich Klaproth)发现。铀化合物早期用于瓷器的着色,到了1939年,德国化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发现了铀的核裂变现象,铀摇身一变,从此身价不菲。

  在铀(Uranium)的家族成员中,有三位成员,分别是铀238、铀235和铀234三种同位素,铀234不会发生核裂变,铀238在通常情况下也不会发生核裂变,只有铀235能发生核裂变放出巨大能量而爆炸,因此成为核弹的主要能源,而核电站所用的核燃料主要是一般不会裂变的铀238,铀235的含量仅为3%左右。这就像白酒和啤酒一样,二者都含有酒精,白酒可点燃而啤酒却不能,因为其中酒精浓度不同。曾经沦为“死亡之城”的日本广岛、福岛如今人来熙往,而切尔诺贝利事故区现已成为濒危物种的天堂。据“切尔诺贝利国际放射生态学实验室”目前的记录,在切尔诺贝利地区现在生活着400多种动物,包括280多种鸟类和50多个濒危物种。

  辐射真的很可怕吗?其实万物皆有辐射,只是强度不同(图1)。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都会以电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能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被称为辐射。事实上,我们每个人自身也是辐射源,人类时时处处被辐射包裹着。有些元素能够自发地从不稳定的原子核内部放出粒子或射线(如α、β、γ射线等),同时释放出能量,最终变成稳定元素,元素的这种变化称为衰变,这种性质称为放射性,这类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

  天然存在的放射性元素只有八种,其中铀和氡最为常见。其中,铀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约为百万分之2.5,即平均每吨地壳物质中约含2.5克铀,比钨、汞、金、银等元素的含量还高,这就是说,地球的成份中本来就始终存在着天然的放射性物质,人类和一切生命已经适应了这些天然辐射。

  那么铀矿辐射到底有多大呢?其实天然铀矿石矿物和普通铀金属不可怕。据研究,一个人揣个1斤左右的铀矿石,每天所受辐射量就跟戴一块夜光手表差不多。事实上,短时间用手拿起铀也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一般情况下,用普通的橡皮手套就可足以有效地防护铀矿石及其加工后的初级产品——“黄饼”(重铀酸铵)的辐射危害。

  

  图1 生活中的辐射

  二、绿色勘查与环境保护

  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矿产资源丰富,其铀矿资源储量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丝路各国与我国的资源合作愈加密切。比如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斯坦,之所以能在独立之后,短短20年时间,国民经济就有了显著的提升,和本身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是不无关系的。除了大家熟知的石油、煤炭资源之外,哈萨克斯坦还是世界上铀矿生产量最大的国家。

  作为海外开发的主要投资对象国之一和我国天然铀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哈萨克斯坦铀资源的稳定供应对我国核电的安全发展意义重大。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在铀资源领域合作基础良好,前景广阔。自2006年起,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工业公司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广核集团在铀资源开发、天然铀供应、核燃料制造等多个领域开展了良好的合作。2016年,中哈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合作规划》,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开展积极合作。中广核矿业将继续积极响应中央“一带一路“的政策号召,通过产业协作,在两国的政策支持下,推动核燃料领域的合作落地。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各界人士已经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社会发展过程中离不开铀矿地质资源的使用,铀矿资源对国家未来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那么如何开展铀矿地质勘查工作是不可避免的社会关键问题。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必须认知到现阶段的环境和社会发展间的关系,转移社会发展和环境和谐间的矛盾。其中就需要履行绿色勘查这一发展理念。转变传统意义上以单纯消耗矿产资源、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和高耗能为特点的开发利用方式,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真正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值此,我们对于铀矿地质勘查工作也应该树立“绿色勘查”理念。

  以绿色勘查标准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各项活动,自觉按照绿色地质勘查标准不断改进勘查方式,优化采矿手段,减少勘测的面积,复原被破坏的环境。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科学勘查、节约资源,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宁夏 塞上江南


地质遗迹--地球演化过程中的"文物"


土地体检背后的秘密


银川盆地湖泊萎缩是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吗?


大西安地下遗址探测-汉武帝茂陵

主办 :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技术支持 : 网络中心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常宁新区仓台西路555号  邮政编码: 710119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4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