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地球日 > 2020年世界地球日 > 科普知识

一条影响着14亿人生活的“线”

来源:地调局西安地调中心 作者:贺帅军 发布时间: 2020-05-08

  2020年第51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十分鲜明——珍爱地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迎接“地球村”节日的到来,横跨“胡焕庸线”四大区段的地学机构协同发力,4月23日,利用网络平台,在成都理工大学数字胡焕庸线研究院院长郭华东院士的倡议下,召开“美丽中国中脊带”能源矿产资源利用状况与资源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学术交流会,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沈阳、天津、成都四大地质调查中心亮出家底,共同破解“胡焕庸线”问题,助力“美丽中国中脊带”建设。

  郭华东院士长期从事空间遥感技术研究,多年来将遥感技术推广到多个学科领域,拓宽了遥感技术应用空间。沿着当年胡焕庸先生的思路,郭华东院士创新提出“美丽中国中脊带”的概念,以期解决制约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2019年初,成都理工大学组建成立数字胡焕庸线研究院(简称胡线院),得到四川省各界的大力支持,我中心李志忠主任积极参与胡焕庸线研究院的建设,并在成立大会上做了“胡焕庸线北段资源环境状况与对策”的学术报告,并赋小诗一首祝贺胡线院成立。诗名《出川》, “胡线千里有两端,成都理工位中间。双向出击干大事,九省三国天地宽。统领全局唯郭帅,成就理工技经管。”希望成都理工大学借助胡线,双向出击拓展空间,形成新的发展方向,走出国门,造就世界一流的学府。学校领导站位高远,每次胡线院的学术活动,不论大小,都亲自光临指导。龚灏、刘清友两位主要领导,专门作出指示,举全校之力支持胡线院的建设。

  图1 李志忠即兴创作的小诗《出川》手稿

  看到这里,你会知道胡焕庸线非常重要,但你可能不明白什么是“胡焕庸线”、“美丽中国中脊带”,沿胡焕庸线构建“美丽中国中脊带”等等,这一连串的专业名词,到底跟14亿中国人有什么关系呢?

  图2 2019年4月17日,数字胡焕庸线研究院成立,参加学术研讨会的专家与首任院长郭华东院士(左六)合影。

  图3 2019年8月,沈阳地调中心研究团队在胡焕庸线最北端的黑河市爱辉区进行野外考察。

  图4 2019年4月17日,郭华东院士为数字胡焕庸线研究院学术委员颁发聘书,来自全国十多位地质地理经济管理等学科的专家被聘为学术委员。

  据百度百科“胡焕庸线”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最初称“瑷珲-腾冲一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一线”,是著名的中国人口密度分界线,其两侧东西出现严重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据郭华东院士介绍,这条线北起黑龙江黑河,一路向着西南延伸,直至云南腾冲;又据胡焕庸的学生吴传均院士回忆:1935年,中国的总人口估计有4.75亿,台湾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胡焕庸先生以1个点表示2万人,将2万多个点落在地图上,再以等值线画出人口密度图,摸索出这条线。那时他是从人口的角度看这条线的—线的西北方向,是“大漠长河孤烟”,占“中华民国”国土面积的64%,却仅有4%的人口;而线的另一头,是“小桥流水人家”,仅有36%的国土,却聚集着另外的96%的人口;时间过去74年后的2009 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和中国地理学会发起“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评选,“胡焕庸线”名列其中,被称为20世纪中国地理最重要发现之一。

  图5 1935年胡焕庸先生用手工画图发现的“爱辉-腾冲线”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夜晚灯光图显示,夜晚的中国在“爱辉-腾冲线”东南部更亮;2014年4月11日,腾讯QQ的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2亿时,用户在线图与胡先生的手工图这条线相似度极高。这条线从东到西几乎骤然就从熙熙攘攘变得人烟稀少,明显显示东西两侧人口密度的悬殊,也难怪这让胡焕庸先生忍不住感叹:“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

  图6 NASA夜晚灯光图(来源于网络)

  图7 2014年QQ用户同时在线图(来源于网络)

  不仅人口悬殊,中国的地势、地理区域划分、干湿分区、水资源分布、农业分布、高速公路布局等与14亿中国人活动息息相关的多方面均如出一辙。

  图8胡焕庸线两侧的地势、水资源分布、干湿、高速公路布局等情况图(来源于网络)

  关于胡焕庸线两侧这么大的差异形成原因,胡焕庸先生曾提出三个原因:自然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其中自然环境因素影响最大,尤其是气候。当前,经王铮等学者进一步研究发现,因气候变化导致农业生产潜力波动,人口则因农业产出的区域不同作相应变化,从而形成了后来胡焕庸所发现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自提出以来看似“岿然不动”,不过我们伟大国家可是做了很多试图改变的伟大举措呢,包括建设兵团垦荒戍边,西部大开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经过专家研究,胡焕庸线在一些区域也有了一定的往西移动,“线”有了一定的宽度,形成了区,这就是“美丽中国中脊带”区域。

  面对新时代李克强总理提出胡焕庸线的“三问(胡焕庸线该不该打破?能不能打破?如何打破?)”、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以郭华东院士为首的科学家团队,聚集国内外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经过深入调研反复研究,提出打通“瑷珲—腾冲”经济交通带,建设“美丽中国中脊带”的伟大构想,这是连接中俄缅三国、跨越我国沿边9省区的宏伟任务。2020年1月,他负责的院士咨询团队通过中国科学院向国家上报《破解“胡焕庸线”,缩小中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报告,提出“承东启西、南北互济,构建‘美丽中国中脊带’”等具体建议。该建议具体内容包括构建“一带”(即“美丽中国中脊带”,指“爱辉-腾冲带”)、“两端”(为爱辉、腾冲)、“三国”(即中国、俄罗斯、缅甸)、“九省”(沿该线涉及中国9个省区)合作发展格局,促进东北亚与东南亚在东北-西南便利交通与贸易的形成。

  “美丽中国中脊带”建设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在内涵和空间上高度契合,都是为了解决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中脊带中段地质格架为秦岭造山带、祁连造山带、羌塘-三江造带及华北克拉通(包含鄂尔多斯陆块、阿拉善陆块)、上扬子陆块等组成的“块带”格局。古新世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引起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及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远程效应,奠定了中脊带中段盆山演化格局,叠加2.6Ma以来黄土堆积作用,孕育并塑造了现代地形地貌等地理特征。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是全国公益性地质调查单位,负责西北地区能源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将从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旅游资源等方面着手为“美丽中国中脊带”建设、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地质智慧”。

  打破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研究人员在积极行动;作为西北地区一员,请支持国家战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破解东西部发展不平衡贡献力量。科学研究在于努力发现规律,国家建设需要尊重规律,破解难题。数字胡线院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四大地调中心的研究团队,将在郭华东院士带领下,乘风破浪、迎难而上,为解决中国发展的“平衡”和“充分”问题勇挑重担,创造辉煌!

  图9 “美丽中国中脊带”中段地理位置图。中段范围:陕西中部和北部、甘肃中南部及庆阳地区、宁夏全区、青海东部、内蒙古中西部等省区共182个县,面积约60.37万平方千米。

  图10 三大战略位置基本吻合(示意图)


生态宁夏 塞上江南


地质遗迹--地球演化过程中的"文物"


土地体检背后的秘密


银川盆地湖泊萎缩是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吗?


大西安地下遗址探测-汉武帝茂陵

主办 :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技术支持 : 网络中心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常宁新区仓台西路555号  邮政编码: 710119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4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