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地球日 > 2020年世界地球日 > 科普知识

土地污染防治

来源:地调局西安地调中心 作者:赵禹 赵寒森 发布时间: 2020-04-23

  1.我国的土地污染

  土壤中的污染物来源广、种类多,一般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以重金属为主,如镉、汞、砷、铅、铬、铜、锌、镍,局部地区还有锰、钴、硒、钒、锑、铊、钼等。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包括苯、甲苯、二甲苯、乙苯、三氯乙烯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以及多环芳烃、多氯联苯、有机农药类等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我国的土壤污染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累积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

  一是工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是造成其周边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尾矿渣、危险废物等各类固体废物堆放等,导致其周边土壤污染。汽车尾气排放导致交通干线两侧土壤铅、锌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污染。

  二是农业生产活动是造成耕地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污水灌溉,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和畜禽养殖等,导致耕地土壤污染。

  三是生活垃圾、废旧家用电器、废旧电池、废旧灯管等随意丢弃,以及日常生活污水排放,造成土壤污染。

  四是自然背景值高是一些区域和流域土壤重金属超标的原因。

  2.受污染土壤修复

  受污染的土壤可以通过修复降低其风险或危害,恢复其功能,但一般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较长的时间。土壤修复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一般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3类方法。由于土壤污染的复杂性,有时需要采用多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生物特有的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达到去除土壤中污染物的目的,主要包括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和生物联合修复技术。优点是不破坏土壤有机质,不对土壤结构做大的扰动,成本低;缺点是修复周期长,通常不适宜对高浓度污染土壤的修复。

  物理修复是指通过各种物理过程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或分离的技术。目前常用的技术包括客土法、热脱附、土壤气相抽提、机械通风等。优点是修复效率高、速度快;缺点是往往成本偏高等。

  化学修复是指向土壤中加入化学物质,通过对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氧化还原、螯合或沉淀等化学反应,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或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或毒性的技术。主要包括土壤固化稳定化、淋洗、氧化还原等。优点是修复效率较高、速度相对较快;缺点是容易破坏土壤结构、因添加化学药剂易产生二次污染等。

  3.《土十条》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2016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是我国向土壤污染宣战的纲领性文件。

  1999年以来,国土资源部组织中国地质调查局等单位持续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初步查明了我国东、中部平原盆地等主要农业生产区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建立了系列调查方法技术标准;形成了调查项目高效运行和质量有效控制的成功模式和经验。

 


生态宁夏 塞上江南


地质遗迹--地球演化过程中的"文物"


土地体检背后的秘密


银川盆地湖泊萎缩是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吗?


大西安地下遗址探测-汉武帝茂陵

主办 :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技术支持 : 网络中心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常宁新区仓台西路555号  邮政编码: 710119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4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