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22日 星期五

绿色发展 保护为要

湖南省国土资源系统推进绿色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来源:湖南省国土资源厅 发布时间:2018-04-22

  自然资源是绿色发展的物质基础、空间载体、能量来源和构成要素,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和不可替代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国土资源系统始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耕地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保护更加协调。

  耕地“三位一体”保护:“保”出洞庭湖畔好歌谣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怀孕了/和洼地的爱情有了结晶/明年春天/我会生下一大堆儿女/取名叫棉花玉米花生大豆和高粱/推土机挖掘机结伴进了村/把泥路熨得平整/把沟渠铲得溜光/一条条平坦坚硬的道路拓进了田野/一泓泓清悠悠的水拥抱住了河床/看我们的村庄多么漂亮 ”……

  2017年12月1日,湖南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一期工程迎来国家综合评估组验收。验收会播放的宣传汇报片里,这首出自湖南省岳阳汨罗市农民诗人吴敏之手的诗歌《泥土深情地诉说》,打动了参与验收的各位专家领导的心,也真实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湖南严格推进耕地“三位一体”保护成效的欢欣赞美之情。

  数字是最客观的:

  从耕地数量看,全省现有耕地6229万亩,其中基本农田4950万亩,均高于国家下达的保护目标数,连续17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从耕地质量看,全省投入资金400多亿元,整治耕地近2000万亩,整治后的耕地质量等别平均提高1.05等,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比全国平均高10%以上,稳居全国5个粮食输出省份之一;

  从耕地生态看,实施了长沙县中德合作低碳土地整治、安仁县“稻田公园”建设等一大批生态型土地整治项目先后实施了娄邵盆地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和25个连片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县建设,实施各类土地整治项目9000多个,整治耕地近2000万亩,新增耕地70余万亩,惠及全省40%以上农业人口。同时积极发挥土地整治1+N效应,配合开展退耕还林、还湖、还湿、还草,充分扩大了自然生态空间,同生态红线、城市开发边界一起构成了城市建设的生态屏障;

  从耕地保护机制看,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共同责任机制,在国务院组织的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年度考核中,连续多年排全国第一。

  矿业开发保护:“保”出一片绿色矿业经济新天地

  湘南郴州,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流金淌银的矿山,矿井底下深埋着各种利益和矛盾,无数由“乱”到“治”、再由“治”到“乱”的故事曾经在这里上演。2015年7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绿色矿业发展课题组深入郴州,全面调研这里的绿色矿业经济区建设发展。经过充分调研与讨论分析,调研组认为,“郴州矿业发展经历了从‘乱’到‘治’再到‘绿’的起伏坎坷,并在绿色矿业经济发展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2017年,郴州市入选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矿业是工业的血液和粮食。矿业经济是湖南迄今9大千亿产业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确保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伟大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加大矿业开发保护力度。

  郴州,只是湖南着力矿业开发保护的一个缩影。近五年,湖南完成了省市县矿产资源规划和专项规划修编,实施了湘江流域露天开采非金属矿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铁腕推进落后矿山关闭、落后产能退出、矿产开发整顿整合和石膏矿专项整治,湘潭、怀化、邵阳等地整体退出煤炭产业,长沙、湘潭等地整体退出石膏产业。

  深入推进矿业开发保护带来更深刻的变化,是矿业开发理念与发展格局的深刻调整。目前,湖南全省矿山数量由8818家减少到5749家,其中煤矿由1120家减少到283家。整合后的矿山,因资源储量有保障,正全力提高采、选、冶水平,降低成本和能耗,坚定不移走绿色矿业经济路子;优势企业因有矿产精深加工等优势,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开始发挥,矿山由“黑”到“绿”的华丽转身,让矿产优势正逐渐转化为经济优势。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保出21万亩的绿水青山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示范区、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区、井下探秘区、现代工业参观区、矿山综合服务区、科普教育区等六大功能区相得益彰,矿山主题碑、矿山博物馆、文化广场等三大硬件相辅相成,文化走廊、主碑广场、风筝广场、停车场、观景台焕然一新……这是记者在湘潭锰矿国家矿山公园见到的一幕。公园以独特的锰矿遗迹为核心,集中展现“中国锰都”辉煌历史。

  湘潭锰矿,这个历经百年的采矿、选矿、炼矿的“中国锰都”,在湖南滚滚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浪潮中,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是国土资源工作促进绿色湖南建设最直接、最重要的切入点之一。湖南多措并举,积极建设绿色矿山。大力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对全省7328个在建、闭坑矿山逐一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调查成果直接为矿山环境动态监测、恢复治理和日常矿政管理服务。争取中央资金超13亿元,连续实施了冷水江、资兴、耒阳3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以及湘潭锰矿区和郴州苏仙区多金属矿区2个国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示范工程等项目。以全国"矿山复绿"行动为契机,启动了郴州宝山和柿竹园以及湘潭锰矿3个国家级矿山公园和沅陵沃溪金锑钨矿等18个国家级绿色矿山的建设工程。严格落实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责任,暂停了全省自然保护区内探矿和采矿行为,全省范围内暂停新设矿权。围绕 “一号重点工程”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21万亩土地恢复了生态。(万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