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22日 星期五

褶皱的其他类型

来源:中国地调局 发布时间:2018-10-15

  其他类型 

  重温褶皱构造的基本元素

  (1)根据轴面产状,褶皱可进一步分为:

  直立褶皱:轴面近于直立,两翼倾向相反,倾角近于相等。 

  倾斜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斜方向相反,倾角不等。 

  倒转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向同一方向倾斜,倾角不等。其中一翼岩层为正常层序,另一翼岩层为倒转层序。如两翼岩层向同一方向倾斜,且倾角相等则称为同斜褶皱。 

  平卧褶皱:轴面近于水平,两翼岩层产状近于水平重叠,一翼岩层为正常层序,另一翼岩层为倒转层序。 

  (2)根据横剖面的形态,褶皱分为:

  扇形褶皱:在横剖面上呈扇形展开,两翼岩层均为倒转层序。 

  箱形褶皱:在横剖面上呈箱形,两翼岩层陡立,而底部或顶部岩层平缓。 

  单斜:岩层向一个方向倾斜并向下逐渐过渡为水平产状。 

  (3)根据枢纽产状,褶皱分为:

  水平褶皱:枢纽近于水平延伸,两翼岩层走向平行。 

  倾伏褶皱:枢纽向一端倾伏,两翼岩层走向发生弧形合围。对背斜来说,合围的尖端指向枢纽倾伏方向;对向斜来说,合围的开口方向指向枢纽的倾伏方向。 

  (4)根据长、宽的比率,褶皱分为:

  线状褶皱:长为宽的10倍以上,常达数十倍。 

  短轴褶皱:长为宽的3-10倍。 

  穹与盆:长为宽的3倍以下。上凸者为穹,下凹者为盆。 

  (5)根据褶皱组合方式,褶皱分为:

  复背斜与复向斜:大规模的背斜两翼被次一级的褶皱复杂化者,称为复背斜。大规模的向斜两翼被次一级的褶皱复杂化者,称为复向斜。 

  隔挡式褶皱与隔槽式褶皱:由一系列紧闭尖棱背斜和开阔平缓向斜相间排列而成的褶皱,称为隔挡式褶皱;由一系列紧闭的向斜和开阔平缓背斜相间排列而成的褶皱,称为隔槽式褶皱。这类组合褶皱多属于浅部褶皱,是一种有利的油气盖层构造。在我国,这类褶皱广泛发育在四川、湖南、贵州等地区。 

  注:'天天学普地'栏目的内容摘录自舒良树版《普通地质学》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中观点仅供地学爱好者参考,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

  编著: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