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承英烈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
9月1日,西昆仑阿尔金成矿带区域地质调查野外临时党支部组织召开了全体党员大会,会议以理论学习与业务布置相结合。支部书记康磊强调安全、保密、廉洁等底线工作的重要性,红线不可逾越。
随后,野外临时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先后前往若羌烈士陵园、康西瓦烈士陵园,开展“致敬英烈守初心 砥砺奋进建新功”活动。党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认真聆听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凝视着展厅内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和实物展品,仿佛回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参观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我们将以革命先烈为榜样,把英烈精神转化为工作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履职尽责。

二、观看九三阅兵 点燃报国豪情
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伟大抗战精神,9月3日,西昆仑阿尔金成矿带区域地质调查野外临时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群众集中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现场直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震撼与感动中汲取前行力量。
随着嘹亮的军号声响起,大家目光专注,当威武的徒步方队昂首阔步、先进的装备方队整齐列阵、轰鸣的战机梯队掠过蓝天时,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当东风—5C压轴出场,当“打击范围覆盖全球”的解说响起,大家眼眶发热,这盛世如先烈所愿,深刻感受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厚重内涵。
观看结束后,大家围绕“从阅兵荣光看国家力量”“传承抗战精神担使命”话题展开交流。党员们纷纷表示,本次“九三阅兵”不仅震撼于国家的强大实力,更被先辈们舍生忘死的抗战精神所打动,将把这份感动转化为立足岗位、担当作为的实际行动。

三、野外一线筑堡垒 党建引领促攻坚
9月9日,在 “九三阅兵” 展现的磅礴气势与伟大抗战精神感召下,西昆仑阿尔金成矿带区域地质调查项目野外临时党支部,将党建引领融入野外攻坚一线,以一场跨越1000米海拔差的区域地质调查,诠释新时代地质人的使命担当。
破晓出征,踏险而上。清晨7点,8名队员已整队集结。面对 100 千米颠簸的搓板路与悬崖峭壁间的险峻山道,党员们主动请缨担任 “开路先锋”。车行至被山水冲断处,队员们肩扛地质包,在碎石与风土混合的山路徒步攀爬。“阅兵式上战士们步伐铿锵,我们今天也要走出地质人的精气神!” 党员们扛起最重的物资,带领队伍向海拔3000米的达坂进军。
正午鏖战,使命如磐。经过2.5小时艰难攀爬,队伍抵达达坂。短暂休整时,临时党支部开展 “山顶微党课”,支部书记康磊结合眼前矿脉说道:“阅兵背后是国家对资源的迫切需求,我们手中的每一份数据,都关乎国家战略资源安全。” 队员们马不停蹄下探至海拔 2600 米工作区,地质填图、样品采集等工作高效推进,用行动践行“四特别”精神。
暗夜归途,信仰如炬。完成工作任务返程时,夜幕已完全笼罩群山。头灯的光束在陡峭山路上摇曳,疲惫的队员们相互搀扶、彼此鼓劲。“想想阅兵式上战机穿云破雾的气势,这点困难算什么!” 纪检委员黄博涛的呐喊声在山谷回荡。大家高唱着《勘探队员之歌》,于凌晨 1 点全员安全返回驻地,有的鞋底磨烂、有的膝盖胀痛,却没有一个人抱怨,一路向前。
党员们将阅兵式展现的民族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用脚步丈量山河,以行动践行誓言,这不仅是一次地质勘查任务的完成,更是一堂生动的 “行走的党课”。西昆仑阿尔金成矿带区域地质调查野外临时党支部将坚持把野外一线作为锤炼党性的“熔炉”、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战场”,让党旗高高飘扬在地质调查的最前沿,为筑牢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基石贡献积极力量。

四、铭记国耻强信念,严守纪律聚合力
9月18日,西昆仑阿尔金成矿带区域地质调查项目野外临时党支部开展 “勿忘国耻,团结奋进” 主题活动,通过 “学历史、明纪律、聚合力” 三维联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铭记历史强信念。党支部组织党员、群众集中观看央视 “九一八” 纪录片《铭记——从苦难到辉煌》,重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以历史影像激发地质报国情怀。
严守纪律筑底线。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重点学习保密法、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措施、野外项目管理规范等,结合野外用车、数据管理等场景划出纪律红线。
直面问题聚合力。创新开展 “吐槽大会”,针对工作效率低、行车及食品安全等8项问题现场认领整改,建立 “2小时应急响应”“党员技术结对” 等机制,推动问题闭环解决。
将活动成果转化为阿尔金成矿带矿化区连续监测行动,以实际工作践行 “强国有我” 的使命担当。

五、野外筑梦迎国庆,支部献礼贺华诞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6 周年到来之际,野外临时党支部满怀对祖国的赤诚,积极策划围绕国庆献礼视频的制作。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康磊深知这份 “国庆礼物” 的特殊意义。野外环境条件有限,人员分散、采编设备短缺等问题接踵而至,但他没有丝毫退缩。从前期策划开始,康磊便积极协调:一方面,他主动对接周边支援单位,争取拍摄设备和技术支持,确保相机、三脚架、无人机等器材能顺利送达野外作业点;另一方面,他逐一了解支部党员的工作任务和时间安排,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合理分配视频制作中的角色,让团队力量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国庆是全国人民的节日,咱们在野外也要用行动表达对祖国的祝福,再难也要把这个视频做好!” 康磊的话语,让支部每一位党员都充满了干劲。专职副书记孙域主动承担起文案撰写的重任。为了让文案既贴合野外工作实际,又能传递出浓厚的爱国情怀,他利用工作间隙,搜集大量国庆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感人故事,结合支部党员在野外坚守岗位、攻坚克难的经历,字斟句酌地打磨每一段文字。白天,他和大家一起完成野外作业,晚上回到驻地,便在昏暗的灯光下伏案写作。从视频的开篇引言到中间的场景解说,再到结尾的祝福话语,每一句话都饱含深情,“高山峡谷践行三光荣精神,科技引领探索地质调查新范式,我们将砥砺前行,祝伟大祖国生日快乐、繁荣昌盛!以地质之责,护家国安康!”, 这样真挚的文字,成了视频最动人的灵魂。
支部的各位党员也各司其职,积极配合。有摄影特长的干部关冲主动承担拍摄任务,背着设备穿梭在野外作业现场,捕捉同事们认真工作的身影、清晨山间的第一缕阳光、夜晚星空下的营地灯光;擅长视频剪辑的党员罗克勇、张乐,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利用休息时间对拍摄素材进行筛选、剪辑和后期处理,反复调整画面节奏和背景音乐,力求呈现出最佳效果;党员孙吉明、黄博涛、段梦龙主动负责视频内容的审核,从文案表述到画面细节,逐一检查,确保没有疏漏。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每个人都在为国庆当天能顺利呈现这份特殊的 “生日礼物” 而努力。
在野外临时党支部的带领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一段承载着地质工作者赤诚之心和对祖国美好祝福的视频资料逐渐成形。这段视频没有华丽的特效,却有着最真实的野外工作场景;没有专业的演员,却有着最真挚的情感表达。它不仅是支部党员为祖国 76 华诞献上的一份特殊礼物,更是他们在野外坚守初心、践行使命的生动写照。在国庆当天,当这段视频展现在大家眼前时,每一位参与制作的同志都倍感自豪,因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向祖国母亲表达了最深情的祝福。
主办 :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技术支持 : 网络中心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常宁新区仓台西路555号 邮政编码: 710119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