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地球日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于1970年发起。现今,地球日的庆祝活动已发展至全球192个国家,每年有超过10亿人参与其中,是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
2025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是“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深入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长安校区开展地质科普活动。活动分启动仪式、科普讲堂、知识竞答、沉浸体验四个阶段开展。
启动仪式上,西安地调中心分别向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附属中学、小学授予“地质科普教育基地”称号。与会师生共同观看了西安地调中心宣传片和第56个世界地球日科普短片。科普短片揭示了地球资源面临的挑战,以及站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的历史节点,地球正在给出它对人类环保行动的生态答复——青山不负,绿意长流。
科普讲堂阶段,西安地调中心正高级工程师赵君作《空气-隐形的伙伴》主题讲座,通过地质演化、大气成分等生动讲解,阐释空气与人类生存的深层关联,融合碳中和、PM2.5防护等社会热点,引导学生思考“从地质时间尺度理解当下环境问题”的科学逻辑。
知识竞答阶段,现场设置地球科学知识抢答环节,同学们争相举手,优胜学生获赠地质主题文创奖品。
沉浸体验阶段,开展地球奥秘展,展示黄土高原与秦岭的前世今生,地球母亲赠予我们的“空气的维生素”负氧离子、“稀有轻金属”锂、“工业的血液”石油等多种重要资源。现代科技站,展示常见的遥感卫星及其应用,见证“地质云”西安节点基础设施建设。体验未来实验室,戴上VR设备“穿越”地球,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对地球的了解。
陕师大附中长安校区50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下一步,西安地调中心与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长安校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合作,推动地质科普教育常态化、特色化发展,将科学知识转化为青少年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的实践行动,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扎根校园、辐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