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西北地区找矿突破创新学术交流会暨第七届张伯声奖颁奖和找矿突破奖启动典礼在长安大学举行。大会表彰了第七届张伯声奖(特别贡献奖)和张伯声科技奖获奖者,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李玉宏正高级工程师荣获第七届张伯声科技奖。
李玉宏正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氦气、油气、煤炭等能源资源调查研究工作,主持油田项目30余项,负责渭河盆地氦气资源调查评价、氦气资源调查评价与示范、鄂尔多斯及周缘盆地群油气基础地质调查等地质调查项目1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1项、科技部重点攻关项目专题1项。经过10余年坚持探索,开拓了我国氦气基础地质调查工作,是我国新一轮“氦气热”的主要促进者和引领者。支撑陕西省政府设立了我国首个氦气探矿权,指导陕西、山西、江西等地勘单位、油气企业开展氦气资源调查工作。完成的“中国氦气资源调查报告”入选百年地调局百项成果;“壳源氦气弱源成藏机理”入选百年地调局百项理论。2022年被评为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地质人才。在《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天然气地球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30余篇;第一作者出版专著4部,其中,《渭河盆地氦气成藏条件及资源前景》作为我国首部氦气资源调查研究综合专著,得到广泛关注。在鄂尔多斯及周缘油气综合评价取得新认识,推进非常规能源综合评价方法和多资源综合找矿实践,促进了研究区“四新”领域油气资源勘查(油页岩测井评价、多能源综合调查),提出了“河套盆地优势运移通道附近是寻找中浅层油气有利区”的地质认识,得到勘探实践的验证,带动了新区、新领域油气地质评价工作。大力推进煤田和油田勘查成果的结合,提高了东疆主要含煤盆地地质研究和认识程度。按照深化侏罗系、开拓三叠系、探索氦气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基础地质调查,重建了低成熟陆相页岩的生烃过程以及对应的孔隙演化特征。
张伯声奖是张伯声基金委员会根据张伯声先生遗愿而设立的奖项,旨在鼓励为地质学做出突出贡献的地学工作者、学者及学业优异的学子,以推动地球科学事业的进展,为人类社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