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质大讲堂”系列节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联合中国矿业报社、中国矿业联合会矿业生态产业工作委员会主办,主要目的是为进一步服务西北地区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推进西北地区地质科技协调创新,发挥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作用,增强支撑服务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推进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升级,加强地质资源生态调查监测技术应用,积极探索“双评价”工作,提升地质调查工作支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

首页 > 专题 > 重要活动 > 西北地质大讲堂 > 第四期讲座 > 第四期其他相关资料

第四期讲座PHASE FOUR

系列讲座LECTURE

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严重,对当地畜牧业发展影响较大,请问遥感技术在高寒地区草场生物量估算及食草动物数量动态监测方面有哪些优缺点,在这些地区如何构建天空地一体化遥感调查与监测体系?

来源:地调局西安地调中心 发布时间:2020-03-30
  与传统的生物量估算方法比较,遥感方法可快速、准确、无破坏地对生物量进行估算,对生态系统进行宏观监测。研究者可以利用遥感的多时相特点定位分析同一样区一段时间后的非干扰变化,使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变得轻而易举,使动态监测成为可能。且RSGIS技术的集成推动了生物量遥感估算的进程,在GIS环境下实现包括RS信息在内的多种信息的复合,建立生物量遥感模型。利用GIS技术将高时相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数据如NOAA / AVHRR数据、TM图像和各种观察数据集成在一起,基本上实现了区域尺度甚至全球尺度不同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量的动态监测。这一技术体系包括生物量遥感参数模型和生物量遥感机理模型。

  遥感影像在进行食草动物动态监测方面,遥感影像覆盖范围广,重返周期快,米级遥感影像一般1-2天就可以重返一次,可以快速、准确、及时的对食草动物进行全面及动态监测。

  通过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雷达遥感影像构建草场生物量估算及食草动物数量动态监测模型,可实现大范围的估算及动态监测,通过无人机遥感和机载雷达实现在小范围内实现高精度生物量估算及食草动物数量动态监测,通过地面直接测量草场生物量及食草动物数量,作为航空遥感、卫星遥感模型的数据输入及模型检验,提高模型精度。

  

主办 :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技术支持 : 网络中心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中国陕西西安市友谊东路438号  邮政编码: 710054

京ICP备202004456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4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