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荣耀,不忘初心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100年初心不变,100年砥砺前行,100年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奋勇向前,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镌刻着奋斗的辉煌,指引着未来的方向。
在百年伟大历程中,有很多值得纪念的、曾经影响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为了回顾这些事件,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党委开设《党史大事记?百年百事》,选取中国共产党100年历程中的100件大事,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第二十四期: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
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桥儿沟天主堂召开。 参加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7人,中央各部门和全国各地区负责人38人。这是1928年党的六大以来到会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央全会。
会上,毛泽东代表中央政治局作了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和会议结论。此外,张闻天、周恩来等同志也分别向会议报告了各方面和各地区的工作情况。最后,由王稼祥致闭幕词。全会通过了《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批准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政治局的正确路线。
全会完全赞同毛泽东对15个月来抗战经验的总结和对当前抗战形势的分析。他指出: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力求团结与进步——这就是15个月抗战的基本教训,也就是今后抗战的总方针。目前,抗战正处于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相持阶段的过渡时期。我国军民要抓住敌人兵力不足和兵力分散的弱点,把正面战场的抵抗和敌后广泛的游击战争结合起来,大量地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从而促使抗日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在当时还没有条件召开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情况下,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全会正确地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形势,确定了党在抗战新阶段的任务,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进行了全面的战略规划,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证了党中央正确路线的贯彻执行,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迅速发展。
全会基本上克服了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右倾错误,统一了全党思想,进一步确定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为党领导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
素材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