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和生物学 6大门类。地质学是地学(即地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
地球由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组成。内部圈层构成固体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在现阶段,由于观察、研究条件的限制,地质学主要研究固体地球的最外层,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上部),也涉及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的部位,以及某些地外物质。
岩石圈既是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的部分,也是容易直接观测和研究历史最久的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卫星、航天、深钻技术、海洋物探、高温高压实验、电子显微镜、计算机、遥感遥测、红外摄影、激光等新技术、新手段的不断应用,地质学的研究范围也不断扩大。从地球表层向深部发展,出现了深部地质学;从大陆向海洋发展,出现了海洋地质学,从地球向外层空间发展,出现了月球地质学、行星地质学、宇宙地质学。
除地质学外,其他涉及地球的学科还有地理学、生物学、气象学、天文学等。它们的区别在于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地质学着重研究地下;地理学侧重研究地球表层;生物学研究地球上的有机生命体;气象学研究地球大气圈;天文学则从天体的角度研究地球及其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