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 >

白垩纪

来源:概念知识元库 发布时间:2024-03-08

  

  白垩纪(Cretaceous Period,142百万年—65百万年前)得名于西欧海相地层中的白垩沉积,延续了将近七千万年,是延续时间最长的纪之一,和自恐龙灭绝直到现在的时间相当。白垩纪有了可靠的早期被子植物,到晚白垩世被子植物已经完全占据了地球的统治地位。白垩纪早期鸟类开始分化,著名的孔子鸟产生。剑龙在早白垩世就灭绝了,而在晚白垩世,鸭嘴龙,甲龙和角龙却迅速发展,特别是角龙,晚白垩世才在地球上出现,却在短时间就进化出了丰富的种类。

  白垩纪-介绍

  白垩纪(Cretaceous Period,Cretaceous))是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始于距今1.37亿年,结束于距今6500万年,其间经历了7000万年。无论是无机界还是有机界在白垩纪都经历了重要变革。

  在这一时期,大陆之间被海洋分开,地球变得温暖、干旱。开花植物出现了,与此同时,许多新的恐龙种类也开始出现,包括像食肉牛龙这样的大型肉食性恐龙,像戟龙这样的甲龙类成员以及像赖氏龙这样的植食性鸭嘴龙类。恐龙仍然统治着陆地,像飞机一样的翼龙类,例如披羽蛇翼龙在天空中滑翔,巨大的海生爬行动物,例如海王龙统治着浅海。但最早地蛇类、蛾和蜜蜂以及许多新的小型哺乳动物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

  

  白垩纪生物

  剧烈的地壳运动和海陆变迁,导致了白垩纪生物界的巨大变化,中生代许多盛行和占优势地门类(如裸子植物、爬行动物、菊石和箭石等)后期相继衰落和绝灭,新兴的被子植物、鸟类、哺乳动物及腹足类、双壳类等都有所发展,预示着新地生物演化阶段——新生代的来临。

  爬行类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达到极盛,继续占领着海、陆、空。鸟类继续进化,其特征不断接近现代鸟类。哺乳类略有发展,出现了有袋类和原始有胎盘的真兽类。鱼类已完全的以真骨鱼类为主。

  白垩纪的海生无脊椎动物最重要的门类仍为菊石纲,菊石在壳体大小、壳形、壳饰和缝合线类型上远较侏罗纪多样。海生的双壳类、六射珊瑚、有孔虫等也比较繁盛。淡水无脊椎动物以软体动物的双壳类、腹足类和节肢动物的介形类、叶肢介类为主。

  早白垩世仍以裸子植物中的苏铁类、本内苏铁类、银杏类和松柏类为主,真蕨类仍然繁盛。从早白垩世晚期兴起的被子植物到晚白垩世得到迅速发展,逐渐取代了裸子植物而居统治地位。白垩纪这一时期形成地地层叫“白垩系”。代表符号为“K”。白垩纪时南方古大陆继续解体,北方古大陆不断上升,气候变冷,季节性变化明显。本纪初期出现了被子植物,以后逐步发展。菊石和恐龙、翼龙、鱼龙、蛇颈龙等则由繁盛逐步趋于绝灭,哺乳类和鸟类成为新兴的动物类群。

  白垩纪恐龙种类达到极盛,这时候最著名的恐龙是霸王龙,是陆地上出现过的最大的食肉动物,而当时海洋中巨大凶猛的爬行动物并不亚于霸王龙,其中混龙类的上龙和海生蜥蜴类的沧龙身长可超过15米,比现在的逆戟鲸和大白鲨都大。白垩纪海洋中造礁的厚壳蛤达到极盛,一度取代珊瑚成为主要的造礁生物,使现代类型的珊瑚礁中断了将近七千万年。到大约六千七百万年前白垩纪结束时,这些海洋和陆地上的动物大量灭绝,只有少量残存。

  中生代许多盛行和占优势的门类,如裸子植物、爬行动物、菊石和箭石等,后期相继衰落或绝灭,新兴的被子植物、鸟类、哺乳动物及腹足类、双壳类等有所发展,预示着新的生物演化阶段新生代的来临。脊椎动物中的爬行类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达到极盛,代表有霸王龙、暴龙、翼龙、青岛龙等,随后走向衰落。海洋无脊椎动物中浮游有孔虫是划分对比白垩纪中、晚期海相地层的重要依据,底栖大型有孔虫中也出现了许多标准化石。菊石和箭石演化迅速而明显,分布广泛,是传统的划分阶和带的标准化石。淡水无脊椎动物也很丰富,如甲壳类的介形虫和叶肢介演化迅速,软体动物中的螺和蚌分布广泛,还有昆虫和淡水轮藻化石,它们中的许多种属都可成为划分、对比陆相地层的标准化石。白垩纪早期陆地上的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仍占统治地位,松柏、苏铁、银杏、真蕨及有节类组成主要植物群。被子植物开始出现于白垩纪早期,中期大量增加,到晚期在陆生植物中居统治地位,山毛榉、榕树、木兰、枫、栎、杨、樟、胡桃、悬铃木等都已出现,接近新生代植物群的面貌。白垩纪末,恐龙、菊石和其他生物类群大量绝灭。引起这次生物大规模绝灭的原因,有许多争论。有人认为是宇宙中的一颗巨大流星体撞击地球所致,其依据是在白垩系和第三系界线上粘土岩中铱元素含量异常高。

  白垩纪时,南美洲与非洲大陆之间的裂谷迅速张开形成南大西洋,到末期已加宽到约3000千米。北大西洋裂谷位于格陵兰和北美东侧,随着北美洲向西漂移,裂谷在扩大。特提斯海把欧亚大陆与非洲分开,中南欧和中近东的许多国家当时都处于海侵中。白垩纪时气候比较温暖,未见极地冰盖迹象。当时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湿润,近海及滨海地带形成丰富的石油、煤、天然气和油页岩矿床,如美国的得克萨斯州、墨西哥、波斯湾、北非和俄罗斯的许多大油田,又如中国松辽平原上白垩统的大庆油田,东北和内蒙古下白垩统的许多大煤田。在一些气候干旱炎热的地区,如中国南方晚白垩世的西南湖群和云梦泽水系,有巨厚的膏盐矿床沉积。此外,在云南白垩纪红层中 ,含铜砂矿床品位高 ,规模大,易于开采和冶炼,是中国有名的铜乡。

  白垩纪-名字来源

  因该地层富含白垩(chalk)而得名。白垩是石灰岩的一种类型,主要由方解石组成,颗粒均匀细小,用手可以搓碎。“白垩纪”一词由比利时地质学家达鲁瓦(Jean Baptiste Julien d′Omalius d′Halloy)于1822年创用。

  

  白垩纪

  白垩纪形成的地层叫白垩系。白垩纪这一名称来源于英吉利海峡两岸的白垩层,由比利时学者J.-B.-J.奥马利达鲁瓦1822年创立,英文 Cretaceous系来源于拉丁字Creta,是白垩土或石灰的意思。白垩层是一种极细而纯的粉状灰岩,是生物成因的海洋沉积,主要由一种叫做颗石藻(Coccoliths)的钙质超微化石和浮游有孔虫化石构成,在英、法海峡两岸形成美丽地白色悬崖。白垩层不仅发育于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西部也有分布。

  中生代第三个纪。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白垩系,位于侏罗系之上、新生界之下。白垩纪是中生代地球表面受淹没程度最大的时期,在此期间北半球广泛沉积了白垩层,1822年比利时学者J.B.J.奥马利达鲁瓦将其命名为白垩系。白垩层是一种极细而纯的粉状灰岩,是生物成因的海洋沉积,主要由一种叫做颗石藻的钙质超微化石和浮游有孔虫化石构成。

  白垩系的划分以欧洲海相地层为依据,以菊石为标准,划分为两个统12个阶,53个菊石带。也有人主张白垩纪三分的。陆相白垩系在东亚腹地非常发育,富含石油、煤、盐类等矿产以及各种淡水和陆生动植物化石。中国仅西藏、新疆喀什地区、黑龙江省东部和台湾岛才有海相白垩层沉积,其他地区则不同程度发育了陆相地层。东部沿海环太平洋活动带,以红色及杂色岩层夹火山碎屑岩和熔岩为主;西北内陆盆地以杂色沉积岩层为主;西南和华中主要是红色岩层;东北下白垩统下部是含煤岩层,上部是湖相沉积,上白垩统是著名的含油岩系。

  白垩纪-地层

  白垩系的划分以欧洲海相地层为依据,最初以菊石为标准分6~7个阶(期),后来将某些亚阶升级,增加到现在的12个阶(期),但仍有人习惯于把下白垩统下部的4个阶合称为尼欧可木阶(或译纽康姆阶)。上白垩统中部的康尼亚克、桑顿和坎潘3个阶合称为森诺阶。在这12个阶中可划分出53个菊石带,近年来又以浮游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作为白垩系分阶、分带以及洲际对比的重要依据。  

  关于白垩系的分统有2种意见:①从阿尔布阶与赛诺曼阶之间划分上、下2统;②主张三分,划出一个中统,至于中统的顶底界如何确定,尚有不同意见。1974~1982年,国际上有一个“中白垩事件”(MCE)组织,活动非常积极,主要是研究白垩纪中期的生物地层学、海侵海退、缺氧事件、地磁场倒转、盐类和白垩的形成、南大西洋和莫桑比克峡谷的开裂,以及印度板块从冈瓦纳古陆的分离等课题。白垩纪中期不是一个确切的地质时代概念,有人从阿普特期算起到桑顿期,多数人则从阿尔布期算起到康尼亚克期。MCE的活动不是搞白垩系三分,中白垩统的划分除中东地区外,国际上很少使用。白垩系二分法已沿用了几十年,见于大量的出版物及地质图件上,当前不宜于再改动。  

  英国下白垩统下部是著名的韦尔登群陆相地层,包括哈斯丁层和韦尔登泥岩两部分;下白垩统上部是绿色砂岩层,包括阿普特和阿尔布两个期的沉积;上白垩统即狭义的白垩层,包括从赛诺曼期到坎潘早期地层,顶部缺失坎潘中晚期和马斯特里赫特期沉积。北美已经放弃了过去有些作者把下白垩统单独划分出来叫做“科马奇系”的做法,而采取了国际通用标准。但在广大的落基山区,白垩纪海侵是从早白垩世晚期开始的,普遍缺失早、中期沉积。日本学者认为,日本诸岛远离西欧,属不同生物地理区系,与建立在欧洲基础上的国际标准分阶难以直接对比,独立划分海相白垩系为K1~K66个单元,在不同相区,使用不同的地层名称。  

  陆相白垩系在东亚腹地非常发育,富含石油、煤、盐类等矿产以及各种淡水和陆生动植物化石。中华人民共和国仅西藏、新疆喀什地区、黑龙江省东部和台湾岛才有海相白垩系沉积,其余广大地区则不同程度地发育了陆相地层。东部沿海属环太平洋活动带,以红色及杂色岩层夹火山碎屑岩和熔岩为主;西北内陆盆地以杂色沉积岩层为主;西南和华中主要是红色岩层。东北下白垩统下部是含煤岩层,上部是湖相沉积,夹少许油页岩;上白垩统则是著名的含油岩系,与北美情况不同,含煤岩层很少。中华人民共和国白垩系生物地层学的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以陆相地层为主,研究基础比较薄弱,至今尚未完成区域性的建组和建阶工作,在各个地区已经建立起来的分层还不能完善地与海相标准分层进行对比。侏罗-白垩系界线的划分成为长期争论的问题,看来在短期内还难以得到妥善解决。生物界白垩纪早期陆地上的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仍占统治地位,松柏、苏铁、银杏、真蕨及有节类组成主要植物群。被子植物开始出现于白垩纪早期,中期大量增加,到晚期在陆生植物中居统治地位,山毛榉、榕树、木兰、枫、栎、杨、樟、胡桃、悬铃木等都已出现,接近新生代植物群的面貌。从侏罗纪开始出现的超微化石,其特点随产生层位不同而变化,具有重要的地层学意义,其中除颗石外,还有已经绝灭的微锥石(Nannoconus)、楔形石(Sphenolithus)等。

  

  恐龙   

  脊椎动物中爬行类从极盛走向衰落,主要代表有霸王龙、暴龙、翼龙、青岛龙等。侏罗纪以前的硬鳞鱼被真骨鱼所代替。海洋无脊椎动物中浮游有孔虫异军突起,成为划分对比白垩纪中、晚期海相地层的重要依据,底栖大型有孔虫中也出现了许多标准化石。菊石和箭石演化迅速而明显,分布广泛,是传统的划分阶和带的标准化石。群生底栖的固着蛤类(Rudistids)可形成礁体,为典型的暖水动物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和新疆南疆上白垩统地层中均有发现。海胆在特提斯海中颇为繁盛,有少数标准种属。珊瑚和腕足动物在白垩纪居于次要地位。淡水无脊椎动物也很丰富,如甲壳类的介形虫和叶肢介演化迅速,软体动物中的螺和蚌分布广泛,还有昆虫与淡水轮藻化石,它们中的许多种属都可以成为划分对比陆相地层的标准化石,在地质填图、石油和煤等矿产资源勘探中起重要作用。  

  中国早白垩世的植物地理分区非常明显,根据对孢子花粉的研究,境内至少存在两个明显差异的孢粉植物群。①无缝双囊粉类-无突肋纹孢(Disacciatrileti-Cicatricosisporites)植物群。分布于北方区,主要包括东北和华北北部地区。这里植物繁茂,尤其是松科、罗汉松科和海金砂科等植物,形成丰富的煤藏。也说明这里是温暖潮湿气候带。②克拉梭粉-莎草蕨孢(Clas-sopollis-Schizaeoisporites)植物群。分布于南方区,多产出于含膏盐沉积的红色地层,反映出当时较为炎热而干旱的气候环境。在北纬40°~50°之间,存在着一个呈北西西-南东东方向的条状过渡带,南北植物群发生混生现象。从全球分布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南、北两个植物区与干旱带和湿亚热带的情况相当。

  白垩纪-地理特征

  

  白垩纪全景图

  白垩纪时期的全球地图在白垩纪,盘古大陆完全分裂成现在的各大陆,但是它们和现在的位置完全不同。大西洋还在变宽。北美洲自侏罗纪开始,形成多排平行的造山幕,例如内华达造山运动,与之后的塞维尔造山运动、拉拉米造山运动。  

  在白垩纪初期,冈瓦那大陆仍未分裂,而后南美洲、南极洲、澳大利亚相继脱离非洲,印度和马达加斯加还连在非洲上。南大西洋与印度洋开始出现。这些板块运动,造成大量的海底山脉,进而造成全球性的海平面上升。非洲北边的特提斯洋在变窄。西部内陆海道将北美洲分为东西两部,这个海道在白垩纪后期缩小,留下厚的海相沉积层,夹杂着煤矿床。在白垩纪的海平面最高时期,地表上有1/3的陆地沉浸于海洋之下。白垩纪因为黏土层而著名,这个时期形成的黏土层多于显生宙的其他时期。洋中脊的火山活动,或是海底火山附近的海水流动,使白垩纪的海洋富含钙,接近饱和,也使得钙质微型浮游生物的数量增加。分布广泛的碳酸盐与其他沉积层,使得白垩纪的岩石纪录特别多。北美洲的著名地层组包含:堪萨斯州的海相烟山河黏土层、晚期的陆相海尔河组。其他的著名白垩纪地层包含:欧洲的威尔德(Weald)、亚洲的义县组。白垩纪末期到古新世早期,印度发生大规模火山爆发,形成现在的德干地盾。

  白垩纪-气候变迁

  

  白垩纪中期

  巴列姆阶时期的气候出现寒冷的趋势,这个变化自侏罗纪最后一期就已开始。高纬度地区的降雪增加,而热带地区比三叠纪、侏罗纪更为潮湿。但是,冰河仅出现高纬度地区的高山,而较低纬度仍可见季节性的降雪。       在巴列姆阶末期,气温开始上升,持续到白垩纪末期。气温上升的原因是密集的火山爆发,制造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中。中洋脊沿线形成许多热柱,造成海平面的上升,大陆地壳的许多地区由浅海覆盖者。位在赤道地区的特提斯洋,有助于全球暖化。在阿拉斯加州与格陵兰发现的植物化石,以及自白垩纪南纬15度地区发现的恐龙化石,证明白垩纪的气温相当温暖。  

  热带地区与极区间的温度梯度平缓,原因可能是海洋的流动停滞,并造成行星风系的虚弱。分布广泛的油页岩层,以及缺氧事件,可证实海洋的流动停滞。根据沉积层的研究指出,热带的海水表面温度约为摄氏42°,高于现今约摄氏17°;而全球的海水平均表面温度为摄氏37°。而海洋底层温度高于目前的温度约摄氏15到20°。

  白垩纪-生物界

  白垩纪末期陆块逐渐形成今日模样。地壳不断运动,引发全球的火山活动。大规模的火山爆发持续了数百年,地表满是喷发物,大气充满有毒气体与灰尘,荒凉的地球仍由恐龙统治,它们称霸了一亿六千万年,但是如今气数已近,地球生物开始窒息死亡。

  

  暴龙头骨

  恐龙统治的最后两百年出现了最凶暴的掠食者。肉食的暴龙有5吨重,13公尺高,这是一只公暴龙,它受食物吸引来到火山脚下。这个地区布满地热泉,空气中充满了硫磺的烟气,但是还有另一种气味,在某个小山谷里散发着阵阵尸臭。暴龙失察,掉入自然陷阱,火山口喷发有毒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因此累积在地表附近。  

  暴龙低头吃尸体,就会受到一氧化碳的影响。它要是跌倒就会永远倒地不起。幸亏它体型高大才得救。当它叼着食物起身,头部正好高过毒气层。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非常多,其中有一个很主要的就是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在6500万年,恐龙灭绝这个时期,地球上有很大规模的火山的爆发,熔岩流的岩石广泛分布,比如说印度德干有个火山岩的熔岩流,面积非常非常大,而这个时间正好和恐龙大规模的灭绝是吻合的。”  

  贫瘠的熔岩流中仍有绿地点缀,白垩纪末期,气候温暖潮湿,植物开始转变,阔叶木取代了针叶木,显花植物的演化是这场无声革命的功臣。关键在于花朵与昆虫的亲密关系,有些花如今只能靠昆虫传粉,有些昆虫,像蝴蝶只能靠花朵维生。鸟类在阔叶林中繁生,林中鸟鸣,不绝于耳。而这些美丽的植物却极有可能成为杀死恐龙的罪魁祸首。  

  阔叶植物的出现对恐龙可能也是有影响的,比如它的植物结构发生了变化,恐龙的食性可能没有跟上植物发展的速度,也是灭绝的原因。”  

  经过数百万年演化,恐龙之间亦发展出亲密关系,掠食者与猎物之间关系尤其微妙。奇妙的甲龙擅长防御,它们变得能对抗暴龙等大型掠食者。甲龙重达七吨,全身布满坚甲,甚至连眼皮也硬化了。假如这样威力仍然不够,甲龙还有致命的尾棒伺候。可惜甲龙再强,也不是致命环境的对手。暴龙巢穴就在附近,母龙通常极力保护恐龙蛋,不过这是个废弃的巢,二齿兽设法钻了进去,恐龙在地面产卵挡不住二齿兽的掠夺。不过暴龙蛋很大,二齿兽不容易搬动它。哺乳类的时代即将来临,往后体型也会变大,但白垩纪的哺乳类顶多十公斤重。暴龙蛋内的胚胎已经死了。另一只二齿兽循着气味而来。白垩纪末期地球环境恶劣,许多恐龙胚胎无法存活,酸性污染导致蛋壳发育不全。  

  母暴龙呼唤求偶,暴龙地盘广达数百平方公里,它得设法吸引游荡的公暴龙,爱的呼唤可能持续数周。母暴龙的呼唤传遍火山坡地,它的呼叫终于有了回应。公暴龙杀了一只小三角龙,它不是为了充饥,而是准备送礼。母暴龙较大,攻击性较强,公暴龙送食物示好,免得遭母暴龙攻击。母暴龙出现了,它心存警戒,大嘴是暴龙的主要武器。暴龙前肢短小,嘴巴大,以后腿保持平衡。它一口能咬碎骨头,撕开70公斤的肉。公暴龙保持距离,以策安全。它们当晚进行交配,这只是第一回合的交配,只要母暴龙允许,公暴龙将继续停留,防止其他公暴龙靠近。  

  三天之后,三角龙已经尸骨无存。母暴龙开始下逐客令,公暴龙识相的离开。这种场面发生的几率在白垩纪晚期可能会越来越少,因为雌性恐龙的存活几率越来越小,这可能直接导致了恐龙的灭亡。  

  “现在的爬行动物海龟和鳄鱼,温度一发生变化,它孵化出来的雄性和雌性比例就发生严重的失调,同是爬行动物的恐龙,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以后,也可能出现类似的现象,比如要么全是雄性的,要么全是雌性的,要么比例严重失调,这种环境是有的,在中生代时期,大量的火山爆发或者在白垩纪末期这次大的卫星撞击以后,环境发生变化,火山爆发都会导致温度升高很多,或者降低很多,这个情况下,恐龙孵化出来的幼崽要么是雄性的要么是雌性的,或者比例严重失调,这种失调的比例,就是雄性的找不到雌性的,雌性的找不到雄性的。”  

  风神翼龙自海岸滑翔而来,前来觅食,这幅景象当时极为罕见。近两千万年来,翼龙逐渐凋零,现在只剩下13公尺长的风神翼龙存活。

  白垩纪-地史特征

  

  白垩纪

  联合古陆于2亿年前开始解体和漂移。侏罗纪时产生了一条分割南美洲与非洲大陆的新裂谷,白垩纪时南大西洋沿此裂谷迅速张开,到白垩纪末已加宽到约3000公里;北大西洋裂谷在格陵兰东侧,北美与格陵兰白垩纪大部分时间都是连结在一起的。分隔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的是特提斯海,现中南欧和中近东的许多国家当时都淹没在海水中。当欧亚板块缓慢地顺时针转动时,非洲则继续逆时针转动,早白垩世时印度板块还与马达加斯加连结在一起,到了晚白垩世则彼此分开,而澳大利亚是到了晚白垩世末期才开始脱离南极板块。晚白垩世早期,发生了全球性大规模的海侵,从墨西哥湾到北冰洋的一浅海,流经北美洲中西部,分大陆为东西两部分;另一浅海经波兰侵入俄罗斯联邦中部,使北冰洋与特提斯海贯通,北方冷水动物群与南方暖水动物群发生混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白垩纪时只在边陲地区有海侵发生。特提斯海东段不仅淹没了西藏高原,还在新疆喀什地区伸进了一个狭长的海湾;沿太平洋乌苏里湾早白垩世早期伸达黑龙江省东部,台湾西海岸平原的钻井岩心中也找到过早白垩世晚期的菊石和海相双壳类化石。就陆上情况而言,早白垩世时东部是滨海低地火山活动带,向内是东部高原,西北则有大型内陆庆阳湖和准噶尔湖,横断山系以东的西南湖群包括巴湖、蜀湖、西昌湖和滇湖,沉积的全是红色地层。晚白垩世时除西南湖群略有萎缩外,其他地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东部滨海低地上升成为高山,原来东部高原的南北两端沉陷为松花湖和云梦泽两大水系,西北的庆阳湖和准噶尔湖则消失不见,只剩下一些小型的山间盆地。   

  早白垩世中期,由于太平洋板块的剧烈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著名的郯庐断裂发生了巨大的平移,从欧特里夫期起到阿普特期止,1500万年间平移了将近740公里,平均每年移动约5厘米。太平洋东岸的圣安的列斯断层与此相应,平移了将近720公里,每年移动近5厘米,这是太平洋北部的库拉板块向西北方向漂移所引起的。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发生了强烈的火山喷发和岩浆活动,在浙、闽、粤、苏、皖、赣诸省造成了巨厚的下白垩统中酸性火山岩系。这一火山岩浆作用一直持续到晚白垩世,不过向东发生了迁移,主要在丽水-海丰大断裂之东。与这些火山活动有关,形成了明矾、萤石、方沸石等非金属矿床和铅锌银等金属矿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部和西部内陆地区,白垩纪很少有火山活动,但西藏海域却有水下喷发。

  白垩纪-参考资料

  [1] 南京大学生物网 http://digitalne.nju.edu.cn/museum/paleontology/baieji.htm

  [2] 畅享网 http://blog.vsharing.com/tag/%D6%D8%B7%B5%B0%D7%DB%D1%BC%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