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地球日 > 2017年世界地球日 > 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自2013年全国开展“光盘行动”以来,该倡议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明显改观,但在一些地方,餐饮食物浪费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西大望路的一家知名餐饮企业的管理人员介绍,现在三两个人吃饭时,浪费较少,但一遇到单位聚餐、同学宴请等就餐人数较多时,浪费还是比较严重。一方面,人数多,不好掌握菜量,容易点多;另一方面,可能是怕菜点少了怠慢了客人。(3月24日人民日报)
吃饭的与开饭店的,各有各的视角。客人会说,花自己的钱,吃自己的饭,点多点少,吃多吃少,与你何干?饭店一脸的无奈,看到饭客点多了,除了善意提醒,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绝招。何况,如果这几日生意不好,还巴不得多来几个出手阔绰的土豪,面对不忍直视的浪费,摸摸装进钱袋的银子,同时被浪费的还有商家窍喜的表情。
今年快要到春节时,网上流传一个段子,某位外国专家说,再过几天,中国就陷入西方媒体和悲观经济学家预测的那样:工厂停工,商店关门,机关停摆,股市无法交易,有钱人拖家带口奔向海外,本地老百姓急于把货币兑换成食物,许多家庭更是在门口张贴标语表达诉求,街上充满着爆炸物残留的火药味,人们大都无所事事,成天吃喝、酗酒、打牌,儿童成群结队去讨要钱财……中国经济学家回应:滚一边去,咱们这过年了!虽然这个段子充满了戏谑与调侃,却也折射出咱中国人突击消费带来巨大浪费的现实图景。
对于不尽人意的“光盘行动”,专家与行业人士给出建议,倡导理性消费,需要从“我”做起。他们还支招,全社会一起行动,形成合力。出台鼓励勤俭节约的相关规定和措施,把节约资源纳入星级饭店评比的考核体系当中。建立对节约模范和浪费典型的饭店及个人的奖惩机制,卫生部门可联合文明办、媒体等对“光盘行动”做得好的饭店及顾客给予表彰,对浪费严重者给予批评和曝光等等,这些固然值得尝试,但最关键的是,全社会文明节俭风气的形成,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尚需久久之功,持续不断的潜移默化。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按说,国人生活富足了,应该更懂得文明消费,环保节俭,但现实并非如此。先富起来的人要摆谱,还未达小康的低收入者生怕别人瞧不起,于是,为了面子,咬着牙也要多点些大菜,哪怕回家再从牙缝里抠出钱来,慢慢补上这个坑。小的时候,我们在家吃饭掉碗跟脚,要被大人痛骂一通,是一种耻辱。如今,在酒店吃饭吃光了面前的盘子,别人会觉得你是贾府里的焦大。
鲁迅先生曾批评国人的“面子文化”。说面子好比是一条线,如果落到这线的下面去了,即失了面子,也叫做“丢脸”。不怕“丢脸”便是“不要脸”。但倘使做出了超出这线以上的事,就“有面子”或曰“露脸”。“舌尖上的浪费”就是典型的“面子文化”。吃不了兜着走,推行了好多年,但并不是所有食客都能做到的。碍于面子,攀比心态,是国人食品浪费的总根源。
记得闹非典那会,“身子”战胜了“面子”。聚餐少了,胡吃海塞、大盘点菜的也稀疏了,有的是简简单单、清清爽爽的自助餐。被“非典”逼出来“分餐制”,让“光盘行动”变得自觉自愿起来。可警报一解除,满世界的饭菜浪费立马回潮。要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首要的是摒弃虚荣鄙陋的“面子文化”。
一靠强力推行“分餐制”逼上梁山。树扳倒了捉乌鸦,按人头派饭派菜,既卫生又节俭;二靠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绿色文化全覆盖。从娃娃开始,从家教开始,从家长做起,从机关学校食堂做起,从婚丧嫁娶的宴席做起,劲吹节约之风,全社会一起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和践行绿色简约生活,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融入于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才能让承载艰苦朴素、生态环保传统文化的良好风尚归去来兮,根除“舌尖上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