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干旱与半干旱区地下水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 合作交流
近日,由中德科学研究交流中心和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德含水层非均质性识别学术研讨会”在西安成功召开。30余位来自中国、德国、美国、瑞士、加拿大等国的顶级科学家汇聚一堂,研讨含水层的非均质性识别方法。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总工徐学义致开幕辞。中国地质调查局张二勇博士、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叶天齐教授、德国哥廷根大学Sauter Martin 教授分别就中国水文地质调查研究进展、含水层的水力层析及岩溶含水层的多尺度裂隙特征作了主题发言。随后,各国学者分别就不同尺度含水层非均质识别的测试技术、数值反演方法作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经过2天的交流,与会者一致认为含水层非均质性的识别方法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不同技术方法的整合具有广泛的合作前景。
含水层非均质性的识别是水文地质学科亟待破解的难题之一,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该难题的破解提供了机遇。同时,通过举办国际研讨会,提升了西安中心业务水平及影响力。
中德科学研究中心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德国科学基金会共同建立,旨在推动和促进中德两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中德科学中心自组建以来,通过多种形式推动了中德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双边研讨会是一种重要的资助形式,通过研讨会确定下一步合作的主题,是中德开展实质性合作的基础。
与会者合影